在葡萄牙的雷加莱拉庄园入口处就发生了一个小状况。为了节省排队买票的时间,我们选择在官网购票。但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入场时间,结果我们在下午两点半买的票竟然是四点的入场票。到场后,看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:“你们的票是四点的,现在不能入场。” 我们向她说明情况,说可能是误操作买错了时间,而且当时公园人并不多,她也清楚我们是网上买票的旅客。但她依然毫不通融,坚持按照规定执行。无奈之下,我们只好又买了一张两点半的票,等于支付了双倍的费用。当我们告诉她这一点时,她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跑过来告诉我们可以尝试退掉四点的票。最后,我们是通过信用卡的争议程序才处理掉这张票。这种对错误缺乏理解、完全照章办事的态度,虽然说不上错误,却让人感觉缺乏人情味。
还有一次是在奥斯汀机场搭乘AA航班的时候。我们站在4到6组登机口排队,属于第5组。登机开始时,我们向工作人员确认是否已经轮到5组,对方说还没有,让我们往后退,说要先给第4组登机。她还指出我们带的东西太多,要我们合并行李。于是我们把身上的小包放进大包里,才得以进入排队通道。可当第4组人登机完毕、轮到我们的时候,她却让一个刚来的旅客先登机,把我们推到了后面。这种情况让我们感到不悦——规则,真的是她做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吗?
在葡萄牙佩娜宫吃午饭时,我们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。当时排了二十多分钟,终于快排到了,却被告知Soup汤卖光了。我们请求先付款,等一会儿再过来取,却被拒绝:‘不行,要买汤必须重新排队。” 我们尝试沟通:“这样你们也少卖了一份汤。”但得到的答复依旧是冰冷的:“这是规定。” 我们觉得这非常不方便——因为重新排队起码要再花上三十分钟,而且也不知道汤什么时候才能补上,就不买了。我们认为这种做法是三输的: 第一,对餐厅不好,他们因此少卖了一份汤; 第二,对服务员不好,工作量反而增加; 第三,对顾客更不方便,明明不是顾客的错,却要被迫重新排队。这样的规则,真的合理吗?
有些事看上去是尽责职守,但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行为。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引发一些对“规则”与“通融”的思考,也希望在旅途中,更多的人愿意用理解去替代僵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