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强的兵法是不战而胜。与克劳塞维茨《战争论》(On War by Carl von Clausewitz)总结的拿破仑的“最好的防御是进攻”思想相对比,孙子更强调用运用政治运筹和谈判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。原因很简单:打仗事关民众生死和国家存亡,代价太大了。如果必须做,则必须做充分地调查研究和准备。(孙子曰: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)
用兵如神的五大要素:道、天,地、将和法。简单的解释就是:道就是道义,天地就是天时和地利的条件,将是人才,法就是规矩。原文介绍十分精辟:““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将,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死,可以与之生,而不畏危;天者,阴阳、寒暑、时制也;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;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;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故校之以计,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将听吾计,用之必胜,留之;将不听吾计,用之必败,去之。”
用兵之首是讲究知己知彼。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篇《始计篇》就强调了详尽的了解对手情况的重要性(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),并且让自己的用兵变换无形(“兵者,诡道也。”)。
用到企业的变革,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各个方面的信息和态度,在周密的计划后,实施行动。与打仗不同的是,企业改变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实行。